教育心得
教育动态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心得 > 教育动态
激情在本色课堂中燃烧
[ 作者: 荣根学校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2/10/9 0:00:00 ]

激情在本色课堂中燃烧

 

参加第二届“演泽激情与本色课堂”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学习感受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荣根学校    曾东槐

 

20061117——20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了第二届“演绎激情与本色课堂”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特级教师、教研员和全国比赛获奖老师为我们带来了29节示范课、5个学术报告和4次点评活动。大师们娴熟的技法、精湛的组织能力,无不让人心悦诚服。每天10节课坐在座位上看着、听着、想着、记着。虽然辛苦,但感觉快乐,因为毕竟收获不小。

一、对“激情”、“本色”的理解

根据组委会的安排,我们于1116日到杭州浙江大学报到。到达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逸夫体育馆的横幅,上面写着“第二届演绎激情与本色课堂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当我念完横幅上的这一行字时,同行的一位老师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是演泽激情就不可能是本色的课堂。”我回答到:“对呀,为何取这样的标题呢?”报完名找到宾馆安顿下来之后,我们的心情又开始激动,幻想4天的培训会有多么精彩,我们的收获会有多么大。就这样,带着疑问、幻想和期待,我们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听课学习。四天的学习,让我领悟到了何谓“激情”、何谓“本色”。

1、什么是“激情”

原来我对激情的理解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激情”或“精彩纷呈的课堂”。 在这次众多教育专家和特教教师的讲座与课堂中,我明白了“激情”是指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一种情怀,一种投入,教师的激情重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激情。精彩的课堂是不需要很多花架子的,追求的是学生的思维在汹涌、激情在燃烧。

从中,我想起了深圳数学老师最熟悉的一位特级教师黄爱华,黄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一课令人感动。 1994年第十二届亚运会结束的第二天,他在重庆上这节课,课上先让学生发布一条亚运会新闻巧妙导入;2002年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的第三天,他在上海上这节课,学生在报纸上收集到了“中国上海在申办世博会的得票率”的百分数信息;在浙江绍兴上这节课他以“绍兴黄洒”为问题情境;到辽宁沈阳上这节课他则以“足球比赛”展开教学。同样一节课有着不同的设计,而且结合当时当地的特色。在这自然流畅、巧妙精彩的背后折射出黄老师对教肓的一种激情。也为此,在黄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总能激情四射。

2、什么是本色

 我原以为“本色课堂”只表示普通的常态课,现在则有了深一层的理解。教师的教学激情并非刻意的追求,而是本色的激情。本色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回归自然的,反璞归真的,教学中呈现的是对数学未知领域探究时的那种本色状态。

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小特级教师钱守旺,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先让学生在写有自己姓名的小纸片的反面写上能表示各自的位置的描述语。“我在XX同学的前面第三个的左边第二个”、“我在黑板下面第一个的右边第三个”、“我在教室东边一排的北边起的第一个”、“我在从左数第三排,从前数的第四个”……老师从中有选择地把学生方法念出来,让大家猜该同学是谁。从中让学生体会到不统一规定确定位置方法的不便之处。接着,老师用课件出示学生的座位图,规定以老师的方向看,左边往右按顺序是第1组、第2组……第5组,从前往后按顺序是第1个、第2个……第8个,并让学生说图中学生位置是第几组、第几个。最后,老师让学生拿出第二张小纸片,要求用更简洁的办法写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方法,3  232);3②;3-23232……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都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出了自己的位置。这时老师让学生比较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并介绍数学家的记录方法——“数对”。这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了数对产生的需要,展示了钱老师探索“以人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本色课堂在钱老师的课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二、名师的课好在哪里

1、观念新

在本次“演绎激情、本色课堂”的主题会议中,华应龙老师上的《角的度量》、吴正宪老师上的《相遇问题》、葛敏辉老师上的《数学广角》、朱国荣老师上的《小数的意义》、钱希有老师上的《克的认识》、朱乐平老师上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示范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引领着数学课改的方向,以清晰的思路、激荡的情感,演绎着数学的魅力……

名师们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在课堂甚至课前的每一个细节中,如葛敏辉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一课中,教师改变了以往在课件中出现“执教者XXX”的写法,而把自己称为“引导者”。周卫东、朱德江、刘延革、汤春燕、许卫兵、钱守旺等老师在他们的教学简案中课题的后面多了“教学预案”四个字。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很好地把握了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的问题。

2、课堂实

本次活动中,众多名师给我们展示的是扎实、朴实、高效的数学课堂。他们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好每个环节。不用过多课件的装饰,简单的教具、学具与我们平时上课所用的没两样,但他们也能够取得非凡的效果,在平凡中见伟大。

如,浙江宁波海曙实验学校校长、特级教师钱金泽在执教《商不变的规律》一课,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比较、概括等探索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先出示3组口算题,A组:100÷240÷4180÷6280÷40B组:8÷416÷4160÷4320÷4C组:200÷2200÷10200÷20200÷40。让学生做完后观察这3组题,并说出有什么发现。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引导从C组得出,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就缩小几倍;从B组得出,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接着老师让学生思考:你们想想,还有什么情况也会发生,学生立刻想到还有商不变的情况。这时,教师把B组的算式改成:8÷4=216÷( =2160÷( =2320÷(  =2,让学生想括号中除数分别是几,学生想出答案后,再让他们同桌合作研究商不变,被除数、除数怎么变,至此学生轻松地总结、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最后,教师让学生在“判断对错”、“算一算、比一比、想一想”、“找规律填数”中让学生合理表达、辨析巩固新学知识。在“判断对错”中学生对“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增加6,商不会变”这一题有争议时,教师介绍了“举反例”的验证方法。钱老师还设计了应用拓展题:“儿童玩具厂生产了2900只小玩具,要求200只装一箱,可以装几箱?还剩下多少只?”当有学生错误地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为2900÷200=14(箱)……1()时,钱老师引导学生用“验算”的方法来证明解题方法的正误。

回想我以前教《商不变的规律》一课,学生把商不变的规律倒背如流,但在实际问题中却不知该如何运用这一规律,学了商不变的规律,遇到被除数不变或除数不变时,学生又束手无策。而钱老师朴实无华的一节课让学生学得扎实、高效,足以证明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

3、思维活

在杭州听课的几天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本色课堂”的原汁原味,没有丝毫作秀的迹象,但一点也不乏味。很多名师通过幽默的话语、巧妙的设计、富有激情的教学,使学生迸发出了许多思维的火花,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积极主动探索,孩子们不只是学到了知识,更尝试到了探索的乐趣,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如,浙江嘉兴市秀城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钟麒生在执教《解决问题》一课时,大胆创新改变了以往教学“归一应用题”以分析数量关系式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做法,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解决问题能力”这一教学总目标出发,选择现实的、更为开放的问题作为教学切入点,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先出示季叔叔种桔子的问题情境:季叔叔有80棵桔树,所有桔树大约产桔多少千克?当学生发现条件不足无法求解时,有的想到:把所有的桔子采下,再称一称。(办法可以,但太麻烦);有的想到,采下一棵树上的桔子,称一称再乘80。(桔树有大有小,产量有高低,不行);有的想到,找一棵不大不小的树。(师故意说,季叔叔找不到这样的一棵树);还有的想到,找一棵大和一棵小的桔子树,采下它们的桔子,再把重量加起来除以2,再乘80。至此,教师才抛出“6棵桔子树一共采桔子240千克”这一条件,引导学生用归一的方法解出240÷6=40(千克),40×80=3200(千克)。在最后“帮老师解决难题”这一环节中更是精采。老师让学生思考“老师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400页的书,要在两周(14天)之内看完,已经看了4天,每天看的页数分别是19页、23页、20页、18页,按照这样的速度,老师能按期归还吗?学生认真算了起来,(19+23+20+18)÷4=20(页),20×14=280(页),280<400,老师不能按期归还。这时,教师问:“不能按期归还该怎么办?”学思维活跃,有的说:“抓紧时间看。”有的说“再去续借。”还有的马上帮老师算出以后平均每天要看几页。这节课因为钟老师把“归一应用题”的价值定位在统计推断上,没有直接告诉学生“6棵桔树一共采桔子240千克”,所以才使得这节课有了统计的意味,学生才有了那么多创新思维的火花。

4、视野宽

名师们能把课堂演泽得如此精彩,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具有广阔的学科视野,他们能站在数学的大背景下研究教材,对教材挖掘深,把握准。

如,浙江嘉兴教育学院特级教师朱国荣在执教《小数的意义》一课,注重数与形结合。教师出示正方形纸说:“如果我把这张纸看成1,请你分一分、画一画,表示0.1大小那一块。”学生用纸画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0.1是表示十分之一。教师接着问:“空白部分用什么表示?(0.9)“如果把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合起来就表示什么?”(1)通过分一分、画一画,使小数的建立有了直观图形的支撑,小数显得不再抽象。在教学两位小数的表示意义中,当学生看到涂色部分是0.280.200.16时,教师总会引导学生观察空白部分表示的是0.720.800.64,建立了小数与小数的密切联系。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线段图发现0.6m=m=6dm,把整数、分数与小数构建为一体。学生得出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后,教师问:“我想在这张纸上表示出最大的三位小数,可用哪个?(0.999)教师接着问:“如果我就在这张纸上涂出0.999,会有什么感觉?(空白部分很少很少)在此无形中渗透了极限的思想。朱老师还把小数的意义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相联系,如,2角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生说后教师用课件演示1元平均分成10份,取2份的过程;又如,在“一本练习本价格0.85元”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怎么理解0.85元?生10.85元可以理解为85分;生20.85元可以理解为85分;生30.85元可以理解为元。生说后教师出示课件,再次建立小数的直观表象。朱老师在小数的意义教学中构建“小数与小数的密切联系”、“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联系”、渗透极限的思想、把小数的意义与生活实际问题相联系……真正体现了朱老师宽广的学科视野。

5、“数学味”与“生活味”完美结合

有人把上数学课比作泡咖啡,“数学味”好比“咖啡固”,而“生活味”好比糖。如果“数学味”太浓,泡出的咖啡太苦,学生不愿意喝,如果“生活味”太浓,学生喜欢喝,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基础知识不扎实。本次展示课中很多名师给学生泡的是“生活味”和“数学味”完美结合的一杯香咖啡。

如江苏东台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周卫东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上课伊始,周老师出示自己从东台到杭州乘车的线路图:东台——长兴——嘉兴——杭州,问学生明天从原路返回该怎么走,引出“还原法”。接着分别创设了两个不同的情境:(一)甲乙两杯饮料共400ml,甲杯饮料倒入乙杯40ml以后,甲乙两杯饮料一样多,原来两杯饮料各有多少ml?引导学生用列表格的方式还原解题:

甲杯饮料

乙杯饮料

现在

200

200

原来

240

160

情境(二)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邮票多少张?老师让学生按题意摘录条件,并整理。然后列式计算,同桌交流。引导学生利用加减互递还原列式52+30-24=58(张)。最后的练习中周老师以“细菌繁殖”、“扑克游戏”等情境让学生把还原法应用于解决问题中。本节课周老师把还原问题这一枯燥的传统应用题的教学置于现实生活中,通过“两杯饮料”、“收集邮票”、“细菌繁殖”、“扑克游戏”等情境,让学生理解“还原法”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很好地体现了“数学味”与“生活味”的完美结合。

6、人课合一

本次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教师》。吴老师在讲座中提出了“人课合一”的理念,她说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保护好奇心;老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换位思考,学会等待;同时不能忽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她还把数学老师的教书境界分成了五层,首先应该夯实教学基础,其次教出数学味道,再者教出数学品位,然后教出数学境界,最后应该教出人文精神。“人课合一”也就是教书的最高境界。

老师还亲自上了一节示范课《相遇问题》,在这节课中我们感受到了何谓“人课合一”。吴老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通过表演、交流来理解“同时”、“相对”、“相距”、“相遇”这些相遇问题中的常用数学术语。然后出示尝试题,吴老师提供两种学习方法供学生选择,第一种是老师分析数量关系,并在黑板上板书解题过程讲解;第二种是让学生尝试,用以前的方法试试应该怎样做,全班学生都选择了第二种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两组同学到台上进行辩论赛,让学生通过辩论,理解解题方法。整节课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合作交流的场面,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不时地使课堂教学掀起高潮。吴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将人文精神淋漓尽致地在课堂中体现。如学生在黑板上写答时忘记了句号,吴老师都会关注到。她把课堂看成生命的对话,师生生命的延伸。

三、名师为什么会有好课

1、名师解读教材有自己的思路

教材是专家们智慧的结晶,有很多值得教师研读和学习的地方,所以,上好一节课首先要认真解读教材,读透教材。这次活动中,很名师虽然没有按照书上的内容去教学生,但他们对教材的解读有自己的思路,他们的课是对教材的有效重组,是在读透教材之后的又一创新。

如,浙江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朱乐平在执教《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课前,他在解读教材过程中发现,当同分母分数相加的结果是假分数时,许多学生会感到困难,因为在此之前学生未学过假分数。朱老师精心设计了这一课,课初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工作单位,接着依次出示“8在哪个单位工作?”、“8厘米的单位是什么?”、“的分数单位是多少?”3个问题做为新授的铺垫知识。在新知探究中朱老师先让学生回忆2+3的算理——“一个一个地数”,并把这种算理应用到同分母分数加法中。教师在数轴上先出示几个同分母分数,接着让学生在数轴上继续写,直至写出假分数,让学生感受到了分数的分子也可以比分母大。然后让学生从这些分数中每次挑出两个组成一个分数加减法算式,用数数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并想一想要是不用数数的方法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朱老师还发现教材中用两幅图来表示两个同分母分数加法容易给学生产生误解。如,表示+的两幅图为          +

学生容易理解为答案是。为此,他把两幅图改成了一幅图呈现给学生:         ,这样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答案应为。朱老师以自己的思路读透了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为了避免学生理解方面的障碍,他重组教材,把“2+3的计算原理放大,贯穿于整节课。

2、名师能以别样的心境来研究教学

名师们经常给我们带来惊喜,是因为他们在研究课时,经常有金点子、好办法。他们总能以一种别样的心境来研究教学。

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角的度量》一课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课伊始,华老师出示三个角度不同的滑梯,提问:“你想坐哪个滑梯,为什么?”引出了三个滑梯的角度不同,以此揭示课题。新知探究中华老师不是先让学生“认识量角器”,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个角的大小,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量角器,很多学生的方法自然是不对的,所以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接着华老师让学生自己提出有关于量角的疑问,学生在经历了量角的过程后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角是尖的,量角器是圆的,为什么?”、“量角器中有两圈数字,那应该怎么看呢?”、“量角器外面一圈数字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外面一圈数字从大到小,而里面一圈数字是从小到大的呢?”……当学生的问题提完后,华老师并没有急于一一解答,而是问学生:“量角器里能找到角吗?”让学生在纸量角器中画出900600101570的角,通过画角活动学生认识了量角器,自然而然地也就解决了刚才他们学提出的所有疑问,同时也让学生感知了量角器中也有角的概念。接下来就让学生用量角器来量角,此时由于学生对量角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所以大部分同学用正确的方法量出了准确的度数。最后延伸中华老师很精妙的列举了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与角的大小有关的实物,如椅子靠背的角度、踢足球射门的角度,放风筝时线与地面的夹角等等,让我们再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3、名师能轻车熟路地驾驭学生

名师扎实的基本功、灵活的教学手段、机智的课堂应变能力、良好的教育素养造就了他们能轻车熟路地驾驭学生,这也是他们能上出好课的一大保障。

如,浙江宁波海曙实验学校校长钱希有老师在执教《克的认识》一课中,48岁的他幽默风趣,调动了二年级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学得快乐,听课老师也听得开心。他称小孩子为“解放军”,这可神了,因为二年级的小孩子们最敬佩解放军了。“你们坐得可好了,个个都像解放军一样”、“你们都是解放军,有男解放军和女解放军”,听这一说小孩子们可精神了。当孩子们思想开小差或坐得不好时,钱老师又会幽默地道:“有两个解放军开小差了”、“请闭上嘴巴”、“请检查你的小手”、“请检查你的屁股”……

又如,本次上课的学生都来自杭州采荷一小,每个班学生一般情况下要连着上两节课。由于在钱守旺老师上课的前一节课超时下课,钱老师只能推迟上课,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与学生融洽关系,他道:“同学们,上节课你们学的内容在奥数中也叫做“抢三十”,你们想不想跟老师比一比?”钱老师巧妙地用了上节课学生刚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做了一个“抢三十”的数学游戏,仅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就与学生拉近了距离。钱老师机智的应变能力是保证这节课成功的关键。

四、向名师学习什么

1、多读书

本次外出听课学习,在宾馆与我同住一房间的是沙井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特级教师王栋昌老师。每天晚上我们都躺在床上谈论当天所听过的课,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常常谈到凌晨一点多。我也认真聆听了王老师自学成材,从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到县实验小学副校长,从一名不知如何教书到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的成长历程。王老师多次鞭策我要多读书,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我想在本次台上有着精彩演泽的名师们,成功的背后一定有着和王老师大同小异的成长足迹。从杭州回来后我时刻提醒自己:“如果要走近名师,缩小与名师的距离,一定要多读书,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

2、勤于笔耕

浙江省数学教研员斯苗儿在评课时讲的一番话给我很深的印象。她说,老师一定要勤于笔耕,平时要常动笔,不敢写给别人看,先写给自己看,这样就不至于当要你写的时候,把“马克思”、“恩格思”都搬出来,讲的尽是别人的东西。

3、不断超越自己

我想名师和普通教师本来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应该没有从师范院校毕业出来就是名师的老师。只不过名师会不断地超越自己,使自己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走向成熟。如果不去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想办法超越自己,那就只能做一辈子的教书匠。

本次活动已结束,但我的思考不该停止,不该做个“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来一动不动”的人。名师们精彩的演泽我一时难以达到,但他们的工作激情,对教材的研究,对教学细节推敲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我今后将以“多读书”、“勤于笔耕”、“不断超越自己”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